区块链本质特性
从根本角度来看,区块链是分布式数字账本。它先是由单点开始发起,然后在全网进行广播,接着进行交叉审核,最后共同记账来实现运作。就像在一个大型团队项目里,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记录数据,并且这些数据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,同时还不可被篡改。理解其技术的关键在于分布式账本、去中心化以及重建信任等方面,这使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变得更加安全可靠,就仿佛给信息加上了一把牢固的锁。
技术起源演进
一位学者化名“中本聪”,区块链技术由此起源,他发表了《比特币,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》这篇论文。2014 年前后,它从数字货币中被分离出来。之后便开始向垂直领域延伸。2020 年左右在国内,区块链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,从金融领域到政务领域,其应用越来越多样,并且在不断拓展自身边界。
基础设施地位
微众银行副行长马智涛称,区块链是一种新的计算范式与协作模式。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,它能以较低成本建立起信任。如同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样,它属于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。在中国,若能促使这些技术融合发展,在 2021 至 2022 年期间,对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将有巨大作用,可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更高效。
电子发票应用
区块链电子发票有诸多好处。其一,因其具备全流程完整追溯以及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。2023 年,对消费者而言,购物后能更便捷地保存和查看发票信息。对企业来说,既可以规避假发票,又能完善监管流程。例如,某家中小企业在使用区块链电子发票后,每年能降低大约 10%的成本,还能够建设可信体系,以此推动商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。
多领域应用优势
在有多方参与的场合中,由于链条较长且存在信任缺失的情况,区块链的优势便较为显著。它与金融行业的契合度较高,在供应链金融以及跨境支付等细分领域都取得了诸多成果。2022 年,某跨国企业借助区块链进行跨境支付,节省了约 30%的手续费,同时也减少了时间成本。在溯源行业,区块链能够充分发挥作用,消费者能够明晰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,从而提升对产品的信任度。
未来发展趋势
中央政治局于 2019 年 10 月 24 日进行强调,需将区块链当作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关键突破口。马智涛持有这样的观点,即中国企业促使了更多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场景得以落地。在此之后,区块链技术将会在多个方面获得成效,会有更多面向 C 端的应用涌现出来,甚至能够在手机上安装轻量节点,使数据主权回归到用户手中。例如,区块链政务能够让老百姓减少跑腿的次数,司法应用能够降低仲裁的成本。大家认为,未来区块链在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领域会发挥重要作用?可以点赞并且分享本文,随后在评论区交流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