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全球电影低谷
近70天,全球电影行业深受新冠疫情影响,遭遇重创,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,负面消息不断。影院纷纷暂停营业,电影上映计划被迫延期。以好莱坞为例,多部重磅影片取消上映,全球电影市场损失惨重。数据显示,众多知名电影公司的收入大幅减少,上半年的票房成绩远不如去年同期。
本以为影迷们会回到电影院,然而海外疫情的扩散使得我国内地影院的复业计划不得不推迟。4月份的票房收入可能比2月份还要低,这或许会创下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的最低记录。那些原本打算在疫情缓解后上映的低成本影片,现在也只能耐心等待时机。
疫情后的观影心理影响
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到第三年间,许多人或许会因新冠留下的心理影响而不愿走进电影院。这种情况就像经历了重大灾难后,有些人可能会遭受心理创伤一样。大家对影院封闭空间的卫生安全问题感到担忧,这可能导致许多原本票房很高的电影遭受损失,进而使得电影行业的票房收入可能大幅减少。例如,一些原本备受期待的大片,可能会因为观众观影热情降低而票房不佳。
疫情在观众心中留下了心理创伤,导致许多质量低下的影片难以存续。观影时,人们变得更加谨慎,更愿意选择那些评价高、品质佳的作品。以往那些仅靠明星阵容却缺乏实质内容的影片,在疫情之后将更难吸引观众踏入影院。
迪士尼创作模式与编剧新剧本
迪士尼的知名作品盈利方式常受到批评,认为其原创性不足,主要依赖经典作品的翻拍来吸引观众。比如《狮子王》和《阿拉丁》等翻拍影片虽然颇受欢迎,但许多影迷认为它们缺乏创新。不过,在疫情期间,外部干扰减少,全球编剧都在家中创作新剧本,预计这些新剧本将在两到三年后出现在大银幕上。或许能为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,带来更多样化的作品。
编剧们有更多时间细致打磨故事情节,深入挖掘不同寻常的题材。这或许会催生一些投资规模较小但剧情极具吸引力的影片,进而打破目前电影市场主要由大制作影片主导的现状,让观众体验到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。
流媒体与院线的关系
流媒体和电影院线原本是盟友,都看重投资大、时长长的视频内容。疫情期间,很多电影选择了在流媒体平台先行上映。例如,一些好莱坞独立电影首次在流媒体上露面,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观影选择。这样的做法或许也会促使流媒体和院线未来更加紧密地合作,共同寻找新的盈利方式。
现在看来,流媒体的发展似乎对电影院造成了一些冲击,但从长远角度分析,两者实际上是可以相互推动的。比如,那些不太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,可以在流媒体平台上播放;而那些制作精良的大片,依然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影院,享受那令人震撼的视听体验。
中国魔幻大片的发展历程
中国魔幻电影取得了显著成就。2015年,许诚毅执导的《捉妖记》上映,让华语电影票房突破20亿,激发了电影人对魔幻题材的热情。数据显示,《捉妖记》票房高达24亿。此后,《西游记》系列电影等作品相继推出,魔幻电影在我国电影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,成为一大亮点。
自那时起,我国奇幻电影市场频繁出现质量不高的作品。以星皓影业耗资5亿制作的《西游记之女儿国》为例,尽管票房高达7.2亿,但豆瓣评分仅4.4分,引来众多观众对剧情与造型的批评。这一情况导致观众对这类影片的信任度下降。
《封神三部曲》的野心与挑战
乌尔善凭借扎实的艺术造诣,在50岁前成功募集了30亿资金,这笔资金被用于制作《封神三部曲》。该电影集结了2000名工作人员,原计划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每年上映一部,目标是打造一部“中国版指环王”。为了展现封神世界的壮观,特效团队每场戏都要收集超过1TB的数据。
《封神三部曲》遭遇了不少困难,疫情让观众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变化,同时电影市场的情况也不太乐观。一些评价平平甚至偏低的影片可能因此受到波及。尽管这部作品制作精良,受众广泛,但其能否成功仍存在不少变数。你认为《封神三部曲》能否在疫情影响下的电影市场中独树一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