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些年,双碳议题备受各界瞩目。在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行为中,都涌现出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。
新京报零碳研究院《碳报》
2022年6月,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了《碳报》。这份刊物专注于双碳领域,内容丰富多样。它详细解读了最新的双碳政策,为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。在北京,众多关注双碳政策的企业人士都会阅读这份报纸,通过它来了解政策动态,据此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,以适应双碳的大趋势。此外,它还汇集了权威的声音,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双碳工作的整体方向。
科技部评审范围
科技部的评审活动备受各方关注。公告指出,评审标准是申报的技术成就。显而易见,企业或科研机构若想参与评审,必须主动提交成果。比如,上海的一家环保科技公司,2023年就推出了符合双碳目标的新技术,若不申报,便无法被纳入评审,这对企业科研成果的认定和未来的发展计划都将产生重大影响。
河北能源电子方案
河北省发布的计划非常具体。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应用场景。比如,一些本地的工业园区,将在该计划的指导下,积极尝试新能源的使用方法。计划中提到的电池碳足迹的计算标准和研究方法,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。深圳的电池企业表示,河北省进行的这项工作对整个电池行业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,他们还希望看到更多研究成果能对他们的业务带来启发。
青海的节能降碳方案
2023年5月9日,青海公布的方案具有深远影响。它为当地企业指明了节能减碳的技术升级路径。比如,西宁的一些老牌制造企业,需根据方案调整产业。他们需投入资金更新节能设备,并采取更科学的能源管理模式,以实现方案设定的节能减碳目标。
国外汽车碳足迹要求
日本与欧盟的行动让汽车制造商在碳足迹管理上遇到了新的考验。日本经济产业省责令生产者,包括纯电动车制造商,必须核算并公布其排放数据。欧盟也有类似的规定。位于中国广州的合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纯电动车,这些车辆出口至欧盟时必须满足碳排放标准,这无疑推动企业改进生产方式,降低碳排放,以适应国际市场的最新要求。
央企ESG指数发布
央企发布的ESG指数众多,比如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等,其影响十分广泛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,已有投资者根据这些指数调整了他们的投资计划。从上市公司的视角看,像电力这样的央企在ESG实践方面走在前列,发挥了榜样作用。到2022年底,相关基金的投资情况也显示出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。众多企业正在探讨如何将自身发展同ESG理念融合,以应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。
关于双碳议题的相关政策和进展,您有何独到看法?您是否赞同企业严格依照双碳路线图推进发展?欢迎各位留言交流,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。